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蔬菜标准园创建

    信息发布者:肖向华
    2017-09-22 22:07:47   转载
    蔬菜标准园创建2017-7-19


       一、蔬菜标准园创建的定义 
        1、蔬菜标准园创建定义
       蔬菜标准园创建,就是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蔬菜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  
        2、蔬菜标准园创建的内涵
        目的:通过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的样板,树立标杆,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目标:“两提高”—提高质量和效益。
        基本原则:“四得” —农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得实惠 
        主要内容:“五化” —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
        二、蔬菜标准园创建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大规模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标准化创建,保障“菜篮子”安全。 
        农业部把标准园创建确定为种植业的重点工作。农业部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讲话和文件精神,把“两个大规模创建”,即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转变种植业生产方式,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种植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韩长赋部长在去年底的全国农业工作会上对农业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创建一批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危朝安副部长多次强调,搞好标准园创建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稳定提高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 
        国内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今年连续发生海南省豇豆农药残留超标、山东省青岛市韭菜中毒事故等几起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再次敲响了质量监管的警钟。国际对进口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出口比重下降。 
        (二)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需要
        目前,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仍呈较快发展的态势。 2008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42亿亩,比1988年增加2.21亿亩,增长42%;粮食播种面积16.02亿亩,比1988年减少4995万亩;粮经比由76:24下降到68:32,粮经协调发展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三)是创新经营方式的需要 
        1、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产区不确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很难与销区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小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大流通对接,矛盾越来越突出;
        2、单产和质量水平低。面对千家万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蔬菜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的提高;
        3、规模效益差。蔬菜生产单元小,规模效益差,抗御风险的能力弱,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蔬菜产业具有附加值高的特点,是主产区广大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初步匡算,2009年全国蔬菜(含西甜瓜)总产值约8800亿元,同比增长10%;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800元,同比增加50多元。 
        三、蔬菜标准园创建的内容
        (一)标准园创建目标任务
        2010年,在全国优势(重点)发展区域,创建819个标准园,产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其中,蔬菜标准园401个(设施蔬菜200个,露地蔬菜201个),水果标准园300个,茶叶标准园118个。
        (二)标准园创建的内容是达到“五化” 
        一是规模化种植。在重点区域,选择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园创建,推进蔬菜规模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露地蔬菜标准园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设施蔬菜集中连片200亩(设施内面积)以上。
        二是标准化生产。推广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等生态栽培技术,减少农药用量;推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农民生产行为,实现科学安全用药;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质量管理制度,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商品化处理。大力发展园艺产品清洗、分等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长途运输要进行预冷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商品化处理、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
        四是品牌化销售。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及GAP认证,加大园艺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标准园的产品做到100%品牌销售。 
        五是产业化经营。标准园创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重点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
            四、蔬菜标准园创建的规范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规范 (农办农[2010]61号文) ,该规范,既是标准园创建工作的规范,也是统一验收的标准,包括园地、栽培管理、采后处理、产品、质量管理、其他工作等六个方面二十六条要求。
        (一)园地要求
        1、环境条件。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相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废旧农膜须全部回收。
        2、标准园规模。设施蔬菜标准园集中连片面积(设施内面积)200亩以上;露地蔬菜标准园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3.功能区布局(具备必要的设施设备)。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包括功能区划分与布局:农资供应与仓储体系、生产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信息网络系统;菜田基础设施布局,包括水电路;生产设施布局。
        4、菜田基础设施
       园内水、电、路设施配套,确保涝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 。
        5、温室与大棚
       日光温室按照合理采光时段和异质复合蓄热保温体结构原理设计建造,严冬季节室内外最低温度之差达到25℃以上。塑料大棚按照合理轴线方程设计建造,坚固耐用、性能优良、经济实用。 
        (二)栽培管理要求 
        6、耕作制度。合理安排茬口,科学轮作,有效防治连作障碍。适宜蔬菜全面推行垄或高畦覆盖地膜栽培。
        7、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8、育苗要求。利用专门的育苗设施,采用穴盘或泥炭营养块等集约化育苗方式,集中培育、统一供应优质适龄壮苗,标准园内需要育苗的蔬菜100%采用集约化育苗。
        9、设施覆盖材料。设施栽培全面应用防雾滴耐老化功能棚膜,通风口及门覆盖防虫网防虫,夏秋覆盖塑料薄膜避雨和遮阳网遮荫,冬春多层覆盖保温节能。
        10、水肥管理。全面应用滴(喷)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肥施用适量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禁止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11、病虫防控。采用综合措施防控病虫害,露地蔬菜全面应用杀虫灯和性诱剂,设施蔬菜全面应用防虫网、粘虫色板及夏季高温闷棚消毒等生态栽培技术。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生物药剂为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来源不明、成分含量标注不清的农药。实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12、采收上市。按照兼顾产量、品质、效益和保鲜期的原则,适时采收;严格执行农药、氮肥施用后采收安全间隔期,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采收上市。
        13、田园清理。将残枝落叶等废弃物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三)采后处理要求
        14、设施设备。配置专门的整理、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场地及必要的设施,长途运输要有预冷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商品化处理、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
        15、净菜整理。叶菜、根菜的修整净菜过程与采收同时进行。叶菜只采收符合商品质量标准要求的部分,根菜要清除须根、外叶等。整理留下的废弃物要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16、分等分级。按照蔬菜等级标准,统一进行,分等分级,确保同等级蔬菜的质量、规格一致。
        17、包装与标识。产品须经统一包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标识要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采收期、产品质量等级、产品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包装材料不得对产品造成二次污
    染。
        (四)产品要求
        18、安全质量。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
        19、产品认证。通过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有条件的积极争取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
        20、产品品牌。产品须统一品牌,且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商标通过工商部门注册。
        (五)质量管理要求
        21、农药管理制度。农药购买、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回收处理,实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档案。
        22、档案记录制度。统一印发生产档案本,详细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产品收获日期。档案记录保存二年以上。
        23、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配备必要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对标准园蔬菜进行检测,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不得采收,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销售,销售的产品要有准出证明。
        24、质量追溯制度。对标准园内生产者和产品实行统一编码管理,统一包装和标识,有条件的要实现产品质量信息自动化查询。
        (六) 其他要求
        25、明确实施主体。标准园创建的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注册登记,并规范运行。标准园要确定技术员和指导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和菜农培训等相关工作。
        26、树立创建标牌。按照农办农[2009]120号文要求的标牌大小、格式和内容,树立标牌,标明创建规模、目标、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工作责任人等。
        27、普及技术规程。标准园生产的每种蔬菜都要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技术规程要印发到每个农户,张挂到标准园醒目位置及每个温室、大棚;标准园要切实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农事作业。
        28、建立工作档案。创建方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生产档案、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报告、工作总结等文件资料要齐全、完整,并分类立卷归档。
        五、蔬菜标准园创建的措施
        标准园创建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在中央的重视、各部门的支持下,资金已经到位,现在关键是要抓落实。5月,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布置会上,提出了“七到园”,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园。一是责任落实到园,二是标准普及到园,三是统一服务到园,四是管理制度到园,五是标牌树立到园,六是宣传引导到园,七是资金整合到园。  
        六、蔬菜标准园创建的机制
        (一)项目运行机制
        包括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是县级蔬菜生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及培训等;项目承担单位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企业,是项目实施的载体;项目收益者是农民,享受物化技术补贴,是项目实施的受体。            
        (二)创建园经营机制
        1、提高组织化程度。要规模经营,成立菜农专业合作社,创建龙头企业。
        2、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统一供应优质种苗与技术指导;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品牌价格销售 。
        (三)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重点建立和完善五项制度,形成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投入品管理制度,确保不购买、不使用禁限用投入品,科学安全使用投入品;二是建立生产档案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三是建立基地产品检测制度,确保安全期采收;四是建立基地准出制度,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采收、不出售,严把基地准出关;五是建立质量追溯制度,确保责任可追究。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